创新平台

科研平台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9日 编辑: 访问量:

科研平台

地球科学学科现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4个省级科研平台,其他体系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科研平台是学院科研和学科建设的核心力量。近5年来,6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平台共获国家级科研项目45项、省级项目58项、横向课题156项,合同经费7573.7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85篇、其中SCI/EI论文163篇,出版专著8部,取得专利323项、软件著作权63项,主持省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级和行业学(协)会科技奖励15项。

“海牛号”深海钻机参加了“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是我国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课题,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深记录,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台海底钻深大于200米的深海海底钻机,填补了我国具备保压取芯功能的深海海底钻机装备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依托湖南科技大学,联合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四维图新长沙海图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复组建的湖南科技大学首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是学校直属的二级科研单位,也是湖南省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第一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实验室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旨在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在国内外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实验室以湖南省智慧城市”、“地理国/省情监测”、洞庭湖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凝聚和培养行业创新人才,建成特色突出、装备先进、管理科学、国内领先的集地理空间信息采集、处理、建模与智能服务于一体的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综合研究和应用创新平台。

实验室现有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学专业背景的固定科研人员32人,学术委员会由刘经南院士、龚健雅院士、郭仁忠院士、陈军院士等专家成员组成;千人计划学者柳林教授担任实验室荣誉主任;陈奇教授受聘为实验室的湖南省百人计划学者;汤国安教授、张新长教授、邓敏教授、肖克炎教授、郑宏伟教授、李松年教授为实验室湘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殿中研究员、毛克彪研究员、任引研究员等受聘为实验室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温健高级工程师、陈爱民高级工程师、肖剑新高级工程师等授聘实验室兼职硕导。固定科研队伍中40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员占80%,形成了一支科研实力强,研究方向稳定、学术氛围浓厚的年轻学术梯队。

实验室融合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多学科协同应用创新与发展,重点围绕(1)城市大数据泛在建模与挖掘;(2) LiDAR遥感与森林植被应用;(3)矿山测量与矿山环境感知;(4)区域SDGs监测与评估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实验室科研团队已在湖南省地理空间信息产业链的数据获取、处理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实验室先后承担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新增科研经费累计3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近200多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50多篇;出版专著13本,授权知识产权70余项。获得国家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2.海洋矿产资源探采装备与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海洋矿产资源探采装备与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简称海洋实验室)于2016年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立,是湖南科技大学直属的二级科研单位。海洋实验室瞄准海洋资源开发、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需求,与国内相关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围绕“海洋矿产资源探采装备与技术”、“高效智能海工提运装备与技术”、“海工难加工材料高效精密加工技术”、“特殊环境安全预警与救援技术”等四个领域开展研究。

海洋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3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5人,讲师及工程师10人,有博士学位者24人,分属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工程等学科,形成了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的科研团队。团队中包括“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湖南科技大学“领军人才”2人,“湘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5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李铁刚研究员担任海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主任,万步炎教授任海洋实验室主任。

海洋实验室旨在建设一支专业的海洋矿产资源探采装备开发与系统集成的创新团队,打造一个国际一流的海洋矿产资源探采装备研发平台,在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研发中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形成不断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推动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海洋实验室拥有包括模拟全海深(120MPa)的高压实验装置、试验水池、重型海底钻机收放绞车、大功率液压泵站、高精密深海高压输变电测试设备、深海装备高速数据通讯与控制实验设备、凸轮轴数控高速复合磨床、精密复杂刀具专用工具磨床和三坐标测量仪等一批先进实验设施。

近年来,海洋实验室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课题30余项。海洋实验室领衔研制的“海牛号”海底60米多用途钻机,刷新了我国深海钻机钻探深度,标志着我国深海钻机技术跻身世界一流。同时,海洋实验室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参研参试单位。

3.页岩气资源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页岩气资源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 2012 年 7 月经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组建,以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科为主体。实验室设立了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页岩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研究页岩气资源勘查新技术研究气液固污染过程控制与评价研究。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7人,教授13人副教授11人,博士 36 人。实验室现有科研用房面积3000余平方米,设备总值为3000余万元,已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实验室自组建以来,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重大专等种类科研项 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余项,新增科研经费3000万元,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的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0余项,取得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

实验室非常重视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国内外高校与研究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其中,我实验室任伯帜教授团队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 Andrew Hursthouse 教授团队合作开展的项目“全球页岩气的开采及其对环境影响方面的合作研究”,入围 2018 年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年度国际合作杰出奖”候选名单。近几年,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进行讲学,派送学术骨干、年轻博士到国外访问合作与交流 60 余人次,组织召开了2013 年湖南科技大学地质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湖南省非常规天然气成藏研讨会等学术会议,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100 余人次。

4.岩土工程稳定控制与健康监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岩土工程稳定控制与健康监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于2015 年 9 月批准组建 ,其前身为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2018年10月设立为校二级科研机构,开始独立运行;2019年12月通过科技厅验收并获得优秀。实验室针对制约我国特别是湖南省及周边毗邻省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滑坡、隧道垮塌、边坡失稳等岩土工程主要技术难题,在既有研究基础上设立了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1)岩土力学特性,(2)隧道围岩稳定与控制,(3)边坡失稳防治与基坑变形控制,(4)岩土工程远程健康监测。

目前,实验室已建成了土工实验室、岩石力学实验室、土工材料实验室、土木工程无损检测实验室等4个分实验室。科研用房面积达2000m2 ,设备总值为2400余万元。实验室拥有专职及流动研究人员3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教授11人,副教授8人,讲师11人,有博士学位者28人。实验室拥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极富潜力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队伍。近三年来,实验室新增国家级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18项,其他各类纵横向项目30余项,新增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正式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

实验室依托我校土木工程学科开展人才培养,土木工程学科为湖南省重点学科,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及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位列C+,2020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居46名(前30%)。

未来,实验室将以积极稳进、广泛合作、联合共建为指导方针;以科研合作建平台,以平台促科学研究,将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作为实验室中长期建设理念,积极投身于我国(省)基础设施建设。

5.煤炭资源清洁利用与矿山环境保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煤炭资源清洁利用与矿山环境保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10年10月组建,2012年10月顺利通过科技厅验收,作为湖南科技大学二级单位独立运行,目前归属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和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共建共享。实验室以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科学矿业工程为主体,依托测绘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环境工程、给水排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等专业组建而成。形成了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融合多源数据的地铁施工一体化监测技术及应用矿山金属污染的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融合多源数据的矿山灾害监测与防治成套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实验室现有教职工37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0人,博士学位科研人员32人;办公实验用房2692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设有三个研究所:煤炭资源清洁利用研究所、地质灾害监测探测与预警研究所、矿山退化系统生态恢复研究所。

近几年来,实验室承担国家863项目、97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青年项目等30余项,承担各类各级科研项目130余项,科研经费2300余万元。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 经费超过2600余万元。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

6.测绘遥感信息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是湖南省科技厅2019年12批准成立,依托湖南科技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运行建设和发展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测绘遥感信息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兴产业-地理空间信息产业,从我省乃至我国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灾害预警与应急快速响应、可靠性地理省情监测与实时更新等重大社会、产业需求出发,主要研究智慧城市与地理信息技术与方法、遥感数据处理方法与应用、新型测量与地球空间环境感知等方向,承担重要科研项目并组织重大工程化应用示范,着力提升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在“采集、处理、应用与服务”产业链中的增值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