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科研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科技奖励
自2015年以来,学院共获省部级和一级学(协)会科技奖励20余项。其中,主持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有7项成果经科技查新和专家鉴定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国际领先,并在交通、自然资源和应急等行业推广应用,产生经济效益20余亿元。
SN |
获奖成果名称 |
年度 |
获奖名称及等级 |
授予部门 |
主要完成人 |
1 |
中西部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监测评估技术及应用 |
2015 |
湖南省科技进步 一等奖 |
湖南省人民政府 |
韩用顺(1)、王欣(2)、刘贤赵(4) |
2 |
“海牛”号深海底60米多用途钻机系统 |
2016 |
湖南省技术发明 一等奖 |
湖南省人民政府 |
万步炎(1)、黄筱军(2)、金永平(3) |
3 |
融合多源数据的地铁施工一体化监测技术及应用 |
2019 |
湖南省科技进步 一等奖 |
湖南省人民政府 |
龙四春(1)、张立亚(3)、廖孟光(6) |
4 |
新型城镇化建设地理空间信息智能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
2020 |
广东省科技进步 一等奖 |
广东省人民政府 |
李朝奎(3)、李乐林(9)、杨文涛(10) |
5 |
气候-冰川-冰湖耦合关系与灾害研究 |
2014 |
湖南省自然科学 二等奖 |
湖南省人民政府 |
王欣(1)、韩用顺(3)、蒋宗立(4) |
6 |
基于天然电场选频法地下水勘探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2018 |
湖南省科技进步 二等奖 |
湖南省人民政府 |
杨天春(1)、 |
7 |
南极陨石的收集、分类与科学研究 |
2019 |
贵州省自然科学 二等奖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李世杰(1)、戴德求(2) |
8 |
南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减容减量、脱水干化技术与应用 |
2016 |
湖南省科技进步 三等奖 |
湖南省人民政府 |
任伯帜(1) |
9 |
三维城市复杂场景泛在感知建模与更新应用 |
2016 |
湖南省科技进步 三等奖 |
湖南省人民政府 |
李朝奎(1)、王艳军(2)、郑敦勇(3) |
10 |
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处理与地物分类模型关键技术 |
2020 |
湖南省自然科学 三等奖 |
湖南省人民政府 |
王艳军(1) |
11 |
小间距顶管沉降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
2020 |
湖南省科技进步 三等奖 |
湖南省人民政府 |
黎永索(1)、杨仙(2) |
12 |
长江上游山地灾害与水土流失地图集 |
2015 |
中国水土保持学院科学技术一等奖 |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 |
崔鹏(1)、韩用顺(6) |
13 |
西部山区交通干线地质灾害综合防控技术及应用 |
2019 |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
杨志全(1)、韩用顺(5) |
14 |
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质灾害多指标监测预警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2018 |
国家测绘科技进步 二等奖 |
中国测绘学会 |
李朝奎(1)、方军(2)、林东方(5) |
15 |
地铁施工监测检测与智能预警成套技术及多传感器集成创新应用 |
2019 |
国家测绘科技进步 二等奖 |
中国测绘学会 |
龙四春(1)、张立亚(5) |
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2015-2020年获得的代表性科技奖励一览表
学术论文
2017年以来,学院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76篇,其中SCI论文87篇、EI论文32篇、CSCD论文106篇。
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2017-2020年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一览表
SN |
论文名称 |
发表刊物 |
发表 时间 |
第一作者 |
备注 |
1 |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the cumulative release of antimony from an antimony smelting slag |
Journal of analytical methods in chemistry |
2017 |
任伯帜 |
SCI |
2 |
Changes of glaciers and glacial lakes implying corridor-barrier effects and climate change in the Hengduan Shan |
Journal of glaciology |
2017 |
王 欣 |
SCI |
3 |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of power lines from airborne LiDAR data in urban areas |
Remote sensing |
2017 |
王艳军 |
SCI |
4 |
Carbon isotopes of C3 herbs correlate with temperature on removing the influence of precipitation across a temperature transect in the agro-pastoral ecotone of northern China |
Ecology and evolution |
2017 |
刘贤赵 |
SCI |
5 |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region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rbon-neutral: The case of Hunan |
Sustainability |
2017 |
余光辉 |
SSCI |
6 |
Glacier mass balance and its potential impacts in the Altai Mountains over the period 1990–2011 |
Journal of hydrology |
2017 |
张 勇 |
SCI |
7 |
Application of frequency-dependent traveltime tomography to 2D crosswell seismic field data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 |
2017 |
廖建平 |
SCI |
8 |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snow cover in Tianshan Mountains, central Asia, based on cloud-free MODIS fractional snow cover product, 2001-2015 |
Remote sensing |
2017 |
唐志光 |
SCI |
9 |
Influences of frozen ground and climate change on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an Alpine watershed: a case study in the upstream area of the Heihe river, Northwest China |
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es |
2017 |
张艳林 |
SCI |
10 |
Variable pixel size ionospheric tomography |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
2017 |
郑敦勇 |
SCI |
11 |
Dynamics of understory shrub biomass in six young plantations of southern subtropical China |
Forests |
2017 |
陈远其 |
SCI |
12 |
Chemical and mineralogical study on bastnaesite dominated rare earth ores |
Chemic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
2017 |
刘 洋 |
EI |
13 |
New approaches to processing ground-based SAR (GBSAR) data for deformation monitoring |
Remote Sensing |
2018 |
龙四春 |
SCI |
14 |
Aqueous alteration in two CM carbonaceous chondrites from the Grove mountains, Antarctic |
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 |
2018 |
戴德求 |
SCI |
15 |
Chemical-Petrographic types and shock metamorphism of 184 grove mountains equilibrated ordinary chondrites |
Minerals |
2018 |
戴德求 |
SCI |
16 |
Natural gas potential of carboniferous and permian transitional shales in central Hunan, South China |
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2018 |
肖正辉 |
SCI |
17 |
Influences of topographic shadows on the thermal and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a cold region mountainous watershed in northwest China |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 |
2018 |
张艳林 |
SCI |
18 |
Research on the slurry for long-distance large-diameter pipe jacking in expansive soil |
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 |
2018 |
杨 仙 |
SCI |
19 |
Value assessment of health losses caused by PM2.5 in Changsha City, China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
2019 |
余光辉 |
SSCI |
20 |
Glacier surface mass balance in the Suntar-Khayata Mountains, Northeastern Siberia |
Water |
2019 |
张 勇 |
SCI |
21 |
A hierarchical unsupervised method for power line classification from airborne LiDAR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 |
2019 |
王艳军 |
SCI |
22 |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M2.5 in urban areas of Xiangtan, Central South China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
2019 |
肖正辉 |
SCI |
23 |
Impact of acid leachates on microtexture of bentonites used in geosynthetic clay liners |
Geosynthetics international |
2019 |
刘 洋 |
SCI |
24 |
The adsorption of Mn(II) by insolubilized humic acid |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20 |
任伯帜 |
SCI |
25 |
Glacial lake inventory of high-mountain Asia in 1990 and 2018 derived from Landsat images |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
2020 |
王 欣 |
SCI |
26 |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fossil energy-related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s eight economic regions: based on the theil |
Sustainability |
2020 |
刘贤赵 |
SSCI |
27 |
A new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rized ionospheric tomography model based on a neural network |
GPS solutions |
2020 |
郑敦勇 |
SCI |
28 |
Factors influencing microstructure and porosity in shales of the Wufeng-Longmaxi formations in northwestern Guizhou |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2020 |
曹涛涛 |
SCI |
29 |
On the use of Markov chain models for drought class Transition analysis while |
Natural hazards |
2020 |
杨文涛 |
SCI |
30 |
On the production of the medium component in quartz OSL: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 |
Radiation measurements |
2020 |
彭 俊 |
SCI |
31 |
Retrieval and predi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displacements by combining the DInSAR and probability integral method |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
2020 |
祝传广 |
SCI |
32 |
Nonlinear amplitude versus angle inversion for transversely isotropicmedia with vertical symmetry axis using new |
Petroleum science |
2020 |
周 林 |
SCI |
33 |
Stand density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plantations based on QuickBird and Worldview-2 images |
Journal of applied remote sensing |
2020 |
王书涵 |
SCI |
34 |
Assessment of underground soil loss via the tapering grikes on limestone hillslopes |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
2020 |
冯 腾 |
SCI |
35 |
Characterization of pore microstructure and methane adsorption of organic-rich black shales in northwestern |
Energy exploration & expploitation |
2020 |
黄俨然 |
SCI |
36 |
A study of shock-metamorphic features of feldspars from the Xiuyan impact crater |
Minerals |
2020 |
尹 锋 |
SCI |
37 |
重力梯度张量种植反演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2017 |
曹书锦 |
EI |
38 |
TSVD截断新方法及其在PolInSAR植被高反演中的应用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17 |
林东方 |
EI |
39 |
汶川县震后潜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 |
工程科学与技术 |
2018 |
韩用顺 |
EI |
40 |
湘西北牛蹄塘组探井页岩气富集要素的对比和启示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8 |
黄俨然 |
EI |
41 |
不等式约束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的凝聚函数法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18 |
谢 建 |
EI |
42 |
有机显微组成对泥页岩有机孔发育的影响——以川东地区海陆过渡相龙潭组泥页岩为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2018 |
曹涛涛 |
EI |
43 |
北京市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PM10关系的时空变异特征 |
环境科学 |
2018 |
杨文涛 |
EI |
44 |
一种界址点与界址线提取的优化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19 |
李朝奎 |
EI |
45 |
基于几何配准的多模式SAR影像配准及其误差分析 |
测绘学报 |
2019 |
吴文豪 |
EI |
46 |
基于MODIS积雪产品的高亚洲融雪末期雪线高度遥感监测 |
地理学报 |
2020 |
唐志光 |
EI |
发明专利
自2015年以来,学院共取得专利198项。其中,发明专利65项、实用新型专利123项、外观设计3项。
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2017-2020年取得的代表性发明专利一览表
SN |
专利名称 |
完成人 |
授权时间 |
专利类型 |
1 |
一种岩体结构面起伏度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
曹运江 |
2017.04 |
发明专利 |
2 |
一种基于Grid模型的STL模型建模方法 |
陈新保 |
2017.09 |
发明专利 |
3 |
一种基于遥感图像的冰川运动速度可视化提取方法 |
蒋宗立 |
2017.10 |
发明专利 |
4 |
一种融合多传感器及地基SAR的深基坑施工监测预警技术 |
龙四春 |
2017.10 |
发明专利 |
5 |
一种燮理风湿、关节炎的含矿物质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
资 锋 |
2017.12 |
发明专利 |
6 |
一种基于GIS网络拓扑结构的历史名人事件年谱方法 |
王艳军 |
2017.12 |
发明专利 |
7 |
一种基于矿物解离度预测某精矿品位的公式 |
刘 洋 |
2018.03 |
发明专利 |
8 |
基于二维激光扫描与三角原理的轨距仪及其使用方法 |
郑敦勇 |
2018.05 |
发明专利 |
9 |
全反射棱镜激光测距全站仪仪器高测量系统与使用方法 |
廖孟光 |
2018.07 |
发明专利 |
10 |
一种矿井安全救援机器人 |
戴世鑫 |
2018.09 |
发明专利 |
11 |
一种新型自通光立体生态浮床及其使用方法 |
李振国 |
2018.11 |
发明专利 |
12 |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 |
杨天春 |
2019.02 |
发明专利 |
13 |
一种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A |
陈新跃 |
2019.02 |
发明专利 |
14 |
基于分频联合反演的叠前高分辨率流体因子反演方法 |
周 林 |
2019.04 |
发明专利 |
15 |
基于人体识别的减轻交通事故的车窗系统及方法 |
方 军 |
2019.06 |
发明专利 |
16 |
一种薄互层模型约束下的地震波阻抗确定性反演方法 |
廖建平 |
2019.11 |
发明专利 |
17 |
基于机载低密度LiDAR与航空影像同步数据集树冠点精炼方法 |
王书涵 |
2020.10 |
发明专利 |
18 |
一种碎屑岩储层成岩过程中成岩阶段精细表征方法 |
余 烨 |
2020.10 |
发明专利 |
19 |
一种用于数字信息显示的数码管 |
杨文涛 |
2020.11 |
发明专利 |
20 |
一种基于Sentinel-2A遥感影像溜砂坡判识与自动提取方法 |
韩用顺 |
2021.11 |
发明专利 |
软件著作权
自2015年以来,学院共取得软件著作权76项。
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2015-2021年取得的代表性软件著作权一览表
序号 |
软件著作权名称 |
完成人 |
授权时间 |
1 |
基于WebGIS的地上地下空间三维系统UngrSpace |
王艳军 |
2017.12 |
2 |
基于移动GIS的泥石流灾害野外调查软件 |
韩用顺 |
2017.12 |
3 |
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直流电阻率法边坡勘探软件系统 |
曹书锦 |
2017.12 |
4 |
基于GIS的中国历史名人事件年谱HisChron软件 |
王艳军 |
2017.12 |
5 |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服务政务平台 |
李朝奎 |
2018.12 |
6 |
地质灾害多指标预警系统 |
方 军 |
2018.12 |
7 |
社区型地质灾害监测评估信息平台 |
韩用顺 |
2019.05 |
8 |
面向经济的空间马尔科夫模型可视化分析软件 |
陈新保 |
2019.12 |
9 |
GLDAS数据裁剪软件 |
张艳林 |
2019.12 |
10 |
水质快速检测系统 |
廖秀英 |
2019.12 |
11 |
西藏公路典型地质灾害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
韩用顺 |
2020.07 |
12 |
基于WebGIS的地理围栏安全预警系统 |
陈新保 |
2020.01 |
13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最优路径规划软件 |
张艳林 |
2020.06 |
14 |
城市群交通道路空间一致性匹配软件 |
李朝奎 |
2020.12 |
15 |
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层气高渗区预测系统 |
曹运江 |
2020.12 |
16 |
复杂构造背景下高应力区煤层气甜点区预测系统 |
肖正辉 |
2020.12 |
17 |
基于多源遥感图像的水域提取软件 |
陈 浩 |
2020.12 |
18 |
高应力区构造软煤分布规律预测系统 |
肖正辉 |
2020.12 |
19 |
植被物候遥感提取软件 |
彭焕华 |
2020.12 |
20 |
基于机器学习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路网提取软件 |
陈 浩 |
2021.01 |
21 |
城镇多源时空数据处理系统 |
李朝奎 |
2021.06 |
22 |
奇石底座形状设计综合管理系统 |
曹运江 |
2021.07 |
23 |
地质滑坡监测系统 |
余 烨 |
2021.10 |
科研著作
2015年以来,学院共出版专著14部,教材3部。代表性的专著和教材列于下表。
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2017-2019年出版的专著和教材一览表
SN |
名称 |
出版社 |
作者 |
出版时间 |
备注 |
1 |
融合LiDAR点云与影像数据的矿区建筑物提取研究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王艳军 |
2019.12 |
专著 |
2 |
煤矿地质学(第二版)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曹运江 |
2018.12 |
教材 |
3 |
平原矿区采动影响下房屋损坏特征与评价体系研究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廖孟光 |
2018.07 |
专著 |
4 |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理论与实践 |
科学出版社 |
曹运江 |
2017.07 |
专著 |
5 |
沉水植物群落效应及其对富营养化水体沉积物磷稳定性调控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振国 |
2017.07 |
专著 |
6 |
互联网GIS设计原理与开发技术方法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王艳军 |
2017.09 |
专著 |
7 |
机载LiDAR点云建筑物三维模型结构化建模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李乐林 |
2017.08 |
专著 |
8 |
基于地理对象-事件-过程的时空数据建模与分析:理论与方法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陈新保 |
2017.05 |
专著 |
9 |
流域冻土水热过程与分布式水文模型耦合研究 |
中国环境出版社 |
张艳林 |
2017.04 |
专著 |
10 |
天然电场选频法理论研究与应用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杨天春 |
2017.03 |
专著 |